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基于自然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各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涌现出一批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比较显著的案例。2021年10月14日下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主题四——“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论坛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发布了《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含18个案例)。这些案例是从相关部委、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公益组织等单位推荐的127个案例中遴选而出,兼顾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生态问题的典型性、修复手段和方法的综合性,体现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今日起,我们开设《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专栏,介绍案例。本期介绍“塞罕坝机械林场治沙止漠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案例情况,敬请关注。

 

摘要

 

三代塞罕坝人时刻牢记改善自然环境、修复生态的建场初心,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通过培育优质壮苗、攻克技术难关、加强森林抚育、严格资源保护等措施,为京津冀筑起了93333公顷阻沙源、保水源、拓财源的绿色生态屏障。与建场初期相比,林场有林地面积增加了3.8倍,林木蓄积量增加了30.4倍,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2%。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79毫米。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2.84亿立方米,固碳86.03万吨,释放氧气59.84万吨。每年带动当地实现社会总收入超过6亿元,带动1200余户贫困户、1万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好风景”带来“好光景”,“绿水青山”真正成了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一、引言

     塞罕坝机械林场于1962年建立,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年均气温-1.3℃,最低气温-43.3℃,无霜期64天,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环境恶劣。林场地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漠的南端,土壤受风蚀或水蚀危害较重,属于土地沙化敏感地区,是风沙进入京津地区的重要通道。林场海拔1010—1940米,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二、问题

     历史上,塞罕坝曾是森林茂密、古木参天、水草丰沛的皇家猎苑,属“木兰围场”的一部分。清末实行开围募民、垦荒伐木,加之连年战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塞罕坝已经退化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图1),林草植被稀少。由于塞罕坝机械林场与北京直线距离仅180公里,平均海拔相差1500多米,塞罕坝及周边的浑善达克沙漠成为京津地区主要的沙尘起源地和风沙通道。

三、措施
(一)科学育苗,奠定大规模造林基础
     育苗是造林的基础。建场初期,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干旱瘠薄沙地造林的成功经验,1962、1963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仅有8%。面对造林的失败,塞罕坝机械林场充分认识到使用乡土苗木造林的极端重要性,摸索总结了高寒地区全光育苗技术,培育了“大胡子、矮胖子”优质壮苗,为全场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奠定了坚实基础。1964年春季组织实施的“马蹄坑机械造林大会战”,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林场从此开始了大规模高质量的造林绿化。

(二)克难攻坚,大规模开展造林绿化

    在坚持尊重自然规律,依靠科学技术,攻克高寒地区育苗技术难关的基础上,进一步攻克造林技术难关,探索创造了“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法”“苗根蘸浆保水法”等技术,科学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近百万亩。近年来,为进一步增林扩绿,塞罕坝实施了荒山“清零”行动,把全场范围内的坡度大(15度以上)、土层瘠薄、岩石裸露的“硬骨头”地块作为绿化重点,又探索出苗木选择与运输、整地客土、幼苗保墒、防寒越冬等一整套的造林技术,进一步提升造林成效。三年来,累计完成攻坚造林10.1万余亩,平均造林保存率95%以上。

(三)科学营林,不断提升森林质量

     塞罕坝机械林场从自然保护、经营利用和观赏游憩三大功能一体化经营出发,采取疏伐、定向目标伐、块状皆伐、引阔入针等作业方式,营造樟子松、云杉块状混交林和培育复层异龄混交林,在调整资源结构、低密度培育大径材、实现林苗一体化经营的同时,促进林下灌、草生长,全面发挥人工林的经济和生态双重效能,提升森林质量。自上世纪80年代林场转入营林阶段以来,累计抚育森林258万亩次,塞罕坝森林结构不断优化,森林质量不断提升。

(四)加强资源保护,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林场始终坚持把资源保护作为全场首要工作来抓,建立了完备的管理体系,建成了以9座望火楼、14个防火检查站、43个视频监控点为基础的森林资源管护平台,配备了红外探火雷达、雷电预警监测等森林防扑火监控系统,实施了火灾预警监测系统、生态安全隔离网、防火隔离带阻隔网三大防护举措,形成了地面巡护、人工瞭望和视频雷达监控组成的全天候、全方位、立体火情监控体系,确保了林区无瞭望死角盲区的管理格局,创造了塞罕坝自建场以来无火灾、无毁坏环境的优异成绩。

四、成效

 

(一)巨大的生态效益

     与建场初期相比,林场有林地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5万亩,林木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36.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2%;近十年与建场初期十年相比,无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79毫米。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2.84亿立方米,固碳86.03万吨,释放氧气59.84万吨,释放萜烯类物质约1.05万吨,空气负离子最大含量是北京市市区最大量的112倍,平均含量是北京市区的6倍。

(二)显著的经济效益

     林场依托百万亩森林资源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绿化苗木、林业碳汇等绿色生态产业,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链条,已经形成了木材生产、森林旅游、种苗花卉三大支柱产业,年实现经营收入5000多万元。建场以来,累计向财政上缴利税超过5000万元,为社会提供造林绿化苗木2亿多株,为当地群众提供劳务收入15000多万元,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每年带动当地实现社会总收入超过6亿元,带动1200余户贫困户、1万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2021年2月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三)广泛的社会效益

     建场以来,林场不仅获得“全国国有林场建设标兵”“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时代楷模”“地球卫士奖”“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等诸多荣誉,而且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诸多基地。依托教育基地,建设了塞罕坝展览馆、尚海纪念林、防沙治沙示范区等现场教学点,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诸多高校联合开展科研活动,形成了集教、学、研、展为一体,全方位开展生态环境研究、教育和培训。自2017年以来,接待了来自全国各个地区、各个部门30余万人次接受生态环境教育,有效扩大了生态文明建设宣传覆盖面,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称赞林场的建设者们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